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响应国家与学校号召,人文学院工会于2016年5月6日上午10:10~12:00在主楼E座610会议室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旨在树立高校知识分子、劳动模范与青年学人代表勇于创新、勇担重任、心系国家的价值观。这既是人文学院对时代、国家、社会需求的回应,也是我院工会落实讲话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创新等层面的创新变革,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参加此次座谈的有:学院党委马晓彬书记、二级教授代表、青年拔尖人才代表、新副教授代表、教师代表以及学院工会委员和小组长。会议由工会主席张科主持。
张科老师首先带领大家阅读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的主要内容、精神,介绍了学校在此讲话指导下要求全校范围展开教职工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张老师期盼大家谈谈感受、给出建议,为更好的实践讲话精神建言献策。
随后与会者踊跃发言,大家围绕此次讲话中出现的“创新、奉献、心系家国、减少知识分子科研道路的障碍”等核心理念展开了积极地讨论。青年骨干教师妥建清首先谈到,知识分子要勇于奉献,扎根西部沃土;勇敢创新,在学术共同体中碰撞出更多的学术火花;新副教授王奕轩老师认为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勇于奉献”就是勇于将青春挥洒在三尺讲台之上。院党委委员张勇则“以史为鉴”,回溯民国时期学术成就与物质匮乏形成的鲜明对比。这种反差中的成就,是通过将科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的原动力才得以取得的。音乐中心李娟老师认为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寻找自身在重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中的角色与定位。传播学系新讲师徐婧老师认为要专注于课程设置的创新,认清“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份子”这一历史角色,是把握学术、教学方向的出发点。艺术系支部书记苗祥瑞通过一个教改案例与十街子美术馆的缘起,讨论知识分子对农村、农民的反哺与互动是艺术、文化创新,以及学术科研更接地气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代表陈强认为做有担当的年轻人、做有家国情怀的年轻人是当下应被着力被倡导的时代应有之义。社会学系贾宝芸老师讨论了应加强现有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行政支部书记常龄方认为行政、教学岗位的老师都应该具有工匠精神,对工作、科研乃至培养学生,都要精雕细琢;社会学系支部书记童梅认为创新应该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斋,能坐的住冷板凳的研究一定是从真实旨趣出发的。最后二级教授邬焜老师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要将大学建设成最安静的、能安置一方书桌的地方,这要求尊重知识分子劳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另外当代知识分子要继承传统的家国天下观念,心系民生。
最后,人文学院马晓斌书记为此次学习活动做了总结。马书记认为,近期我国对高校以及知识分子界的高度关注,根源在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急切需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尤其要积极开拓创新并坚守立场,具备家国情怀、扎根群众,为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而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马书记承诺要积极吸纳各位老师的建议、意见,努力为教师科研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此次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各位老师表示要认真履行马书记所说的:“学习讲话要真正的将话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中,才是学习讲话的真正目的和关键所在。”将创新、奉献、家国情怀真正落到实处,将讲话精神真切地贯彻到各自科研、教学、生活中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