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学校召开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推动暨青年教师发展调研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孙早,社科处处长梅红,科研院副院长、项目组织管理处处长王庆琳,校工会副主席弋景峰、谢志锋,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bat365旧网址职工创新工作室(培育)团队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张定红主持。
弋景峰介绍了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情况。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是陕西省工会系统充分发挥职工、劳模、高技能人才、工匠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的创新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加快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系统内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每年命名10个创新工作室和5-10个专项创新工作室。
张定红宣读《关于命名2023 年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关于命名2024年bat365旧网址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决定》。2023年,我校6个团队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2024年,校工会联合科研院、社科处组织推荐电气学院迮弃疾、经金学院李聪、机械学院刘弘光、能动学院王江峰、公管学院孟凡蓉、管理学院司毅6个工作室为学校工会培育的职工创新工作室。
她希望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为促进行业发展、技术进步、技能传承、产业转型升级再立新功,不断强化工作室的育人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与其他产业工会和行业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联盟合作,推动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交大力量。
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工作室负责人张志成、液流储能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何刚就工作室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科技难题,在组织团队、吸引人才、加强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分享了各自创新工作室创建经验。2024年职工创新工作室培育团队负责人分别就创新团队建设、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建议进行了分享交流。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孙早表示,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与希望,要始终把青年教师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他强调,创新工作室不仅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孵化器,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团队协作的重要阵地。要建好职工创新工作室,助力学校中心工作,同时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他对青年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勇于挑战担当。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利用好学校大力推进的6352创新工程、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不断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径,以扎实的科研攻关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二是要加强团队协作,注重团队管理机制和团队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优秀团队。三是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学术合作中不断成长,打造具有团队和个人特色的学术标签,努力提升个人、团队和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度。
孙早为2023年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