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教代会暨第十五届工代会三次会议将于3月23日和28日召开,全校各单位450名代表共组成了22个代表团。在过去的一年中,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和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调研,积极思考,以昂扬奋进、永不懈怠的精神,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努力创造留下历史印记的新贡献。如何做好学科建设?创新港建设有哪些规划与憧憬?如何弘扬“西迁精神”?请看代表们的心声。
机关与直属单位代表别朝红: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bat365旧网址“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我将和学科办的同事们一起认真学习学校提出的“爱国奋斗,无怨无悔,做好西迁精神新传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的总要求,根据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做好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支撑和服务工作。
虽然bat365旧网址入选了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并有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学校的学科水平还不能支撑我们的目标,交大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档的学科仅有2个,进入前10%的学科也只有14个,与学校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传统优势学科缺乏绝对优势,聚焦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不够,行业影响力下降。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缓慢:缺乏顶层布局,有利于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迈入“双一流”的征程中,国家发展目标就是学校的使命担当。面对新任务,为了破解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学校确立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了“理科补短强基、工科扩新强优、医学交叉强质、文科经典强用”的建设思路。
学科办将加强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继续扎实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落实。结合深入各学院的调研情况,做好分析总结工作,将“逐院会诊、一院一策”落到实处。制定《交叉学科建设指导意见》。各部门全力合作,以科学家工作室、跨学科综合交叉平台等为抓手,谋划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形式多样的学科交叉研究。结合学校一流大学的建设方案,做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总结,优化学科布局。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学科优势、查找学科短板,并提出优化学科布局的方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8年我将和学科办全体同志将把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教诲贯彻到工作中去,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代表李明德: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第四轮学科评估学校有14个学科进到了A类。仔细分析,A-和A+不在一个层次,而最能体现学科顶尖实力的A+,我们只有两个。从数量总和上讲成绩没有错,从顶层设计、领导和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激励政策等具体矛盾与问题上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寻找症结,给出解决之法,才能真正起到以评促建的作用。
我们所要思考并付诸实施的是:
第一,顶层设计是否站得高看得远又不脱离实际,每个学科发展定位是否清晰可靠?面对学科评估结果,我们所需要的是精准的检讨,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措施,而不是虚晃一声“看好他们将来的前景”。
第二,人才、团队很重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加重要。人才不是完人,不要寄希望于他们既做领头羊又做小绵羊,特别是院领导甚至校领导更应眼光长远,包容大度,不以个人好恶判断人才一言一行;人才也不是通才,面面均衡发展者往往容易达到考核要求但贡献平平,而某些方面很突出者却很有可能不符合考核的全部条件,在做不到面面俱优时学校理应鼓励出类拔萃者哪怕只是某一个方面很优秀者,做到不拘一格发现、重视、培养、使用人才,哪怕是偏才、怪才!
第三,就像人的指头有长有短才是一个整体一样,学科发展也有轻重先后,只要奋力前行不得过且过,都应积极鼓励,获得应有的支持和尊严。领导有任期,教师恒久远,作为“留下历史印记新贡献”的创造者们,我们对自己的学科充满了感情和力量。加大力度支持强势学科使其形成马太效应很有必要,但从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并激励“新”的学科,创造必要的发展空间,同样体现了眼光和胸怀。
第四,学科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新闻传播学科多次开会根据评估一二三级指标逐一对照检查,给出下一轮学科评估努力的目标。但一些短板并非学科本身所能解决,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科之间良性互动,协作而为,避免出现“要求”和“落实”、“目标”和“责任”两张皮现象。
理学院代表张志成:弘扬西迁精神,全身心投入创新港和一流学科建设
随着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双一流”建设向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港建设全面深入开展,作为交大人、西迁精神的新传人,2018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
一、根据2017年学科评估结果以及暴露出来的短板,依据学校各部门重点工作及业绩点,组织带领学科全体教师,做好任务分解、责任到人、逐项落实,做到每位教师都能够参与到学科建设各项任务中,每个人都能在“为历史留下印记的新贡献”中添砖加瓦。
二、积极配合学校西部创新港规划,全员参与,做好创新港化学用房的内部装修设计规划、空间功能设计、人员及搬迁方案规划等,为化学学科人才引进、队伍建设以及未来发展构画好蓝图。
三、带领学科老师争取外部资源,通过多渠道、全方位与企业、研究院所、各地方政府等开展多样化的科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港共建科研平台、共同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工作,为化学学科开拓发展积蓄资源。
四、全力做好学位点的自评估以及博士点的建设工作,积极进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及建设工作,以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为契机,做好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补齐学科评估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