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校工会、人力资源部、校青工委联合举办的“青创论坛”在科学馆101拉开帷幕,论坛重点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科技创新与创造,面向青年教职工举办专题报告。首期邀请到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邱爱慈院士作题为“科学•人生”的专题报告。校青工委主任李兴文、人力资源部及校工会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等300余师生参加论坛。论坛由校工会副主席张庆生主持。
邱爱慈院士1964年从bat365旧网址毕业后,毅然奔赴马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组织重大项目研究,赶超世界水平。1999年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起担任bat365旧网址电气学院院长。邱院士虽已76岁高龄,依然活跃在科研工作的一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指导传承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1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
马兰花开,扎根西部
1964年10月16日,在祖国广袤的西部大漠深处,一声巨响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就在这一年,邱爱慈从bat365旧网址毕业了。她没有选择回到风光秀美的故乡——浙江绍兴,而是主动申请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辗转数千公里来到马兰,从此投身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核试验工作中,凭着对国家事业的执著追求,与同事们一起开拓奋进,顾大局,讲奉献。邱院士说道,“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都是在国家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千辛万苦在所不辞,艰难险阻勇于克服,正是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有了国家发展的美好今天,也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追赶超越,服务国家
在报告中,邱爱慈院士回顾了参加我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负责研制成功我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等重大科研工作的情形,这些高难度的科技工程项目,当时只有美苏等少数国家能研制,她主动承担起当时还非常没有把握的这些大项目,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深入调研,努力攻坚,最终研制出的加速器让我国跨入该领域世界前列。
而在古稀之年,为响应总书记科技创新“三个面向”的总要求,在军民融合的大战略、大背景下,为提高国防综合实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邱院士开展了“Z箍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工作,此项目是教育部首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培育项目,也是我校一批前沿性、战略级的“大科学装置”中的重点级项目,更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一带一路”的领军项目。在谈到此项目时,她动情地讲到,“我虽然已经76岁了,但是我还会不断推动,为这个项目搭平台、组人才,因为这是我的梦想,这也是钱学森先生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共同的梦想。”
传承奋斗,世界一流
邱爱慈院士提到,科技人员的成长需要融入事业、把握机遇,正确定位、挑战自我,不断学习、持之以恒。在科研、工作中,她也非常注重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指导和培育,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她还用自己每日坚持工作10小时的亲身经历勉励青年教师对工作保持热情与激情,终身学习、勤于思考、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专家学、向学生学,正确面对不同意见,将其变为动力和财富。
作为院士中唯一的女将军,被许多人称为女强人的邱爱慈院士在家庭里却扮演着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生活感悟指导青年教师要学会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计较一时得失,学会化解自己的烦恼。
最后,邱院士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鼓励青年师生,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回顾邱爱慈院士的奋斗历程,正是对学校“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的最好诠释,也激励着青年师生传承和发扬邱院士的优秀精神。此次讲座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大家踊跃提问、交流感想。邱爱慈院士用“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教诲勉励在座的每一位青年教师与青年学子,激励师生在科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人生的征程中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