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青年教师跨学科论坛2017年第五期(总第九期)成功举办

5月11日中午,青年教师跨学科论坛2017年第五期(总第九期)如期在文管大楼874教室举行。人文学院社会学系郝明松老师就“社会网络的作用及其边界——基于人职匹配视角的研究”做了报告。来自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公管学院、经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金禾中心等单位30余位青年教师参加。

社会网络视角是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视角之一。但是,对社会网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及其边界的考察,有两个大的挑战需要面对和解决,一是作用效应的内生性问题,二是作用效应的结构性差异。报告围绕着这两大挑战,从理论思考和实证模型两方面入手,尝试着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回答。首先,启发于经济学中的均衡状态思想,提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的一个新的理论性方法思路,即先从理论逻辑上演绎性地推出社会网络起作用的条件和作用效果,然后再对相应的假设进行检验。在具体的分析中,报告以人职匹配为结果变量,通过对劳动力供求状况、信息不对称等前提假定的分析,推出了验证社会网络的信息机制和人情机制的具体假设。然后进一步引进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推演出作用效应在不同的产权安排下将会呈现出的差异。利用中国2009年八城市调查数据(JSNET2009),通过多项逻辑回归、熵平衡法以及改创的两步熵平衡法,对前述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实证发现,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以下三点:(1)社会网络对劳动力市场存在切实的作用;(2)社会网络的信息机制对人职匹配无显著作用,社会网络的人情机制对人职匹配有显著作用;(3)在不同的产权安排下,社会网络的作用效应不同,其中在私有单位社会网络的人情机制对人职匹配无显著影响,在国有单位社会网络的人情机制对人职匹配有显著影响。

围绕报告主题,参与论坛的老师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和建议。例如,对社会网络的“人情影响”这一核心概念提出了疑问,认为此概念界定得不是很清楚;对市场竞争程度的测量提出了疑问,认为主观的测量可能不够准确;对人职匹配的测量以及现实中的匹配状况给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对怎样提升实证模型的精确性和数理化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青年教师跨学科论坛自2016年秋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九次,200多人次各学科的青年教师参加,现已成为青年教师之间交流学术进展,沟通研究思想,搭建跨学科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学期报名做论坛报告的老师十分积极,下一步,论坛将联合校内外青年教师,推出能源经济、大数据、医学与人文、制度与经济等前沿报告,欢迎全校青年教师积极参加。



上一条:【身心健康进行时】校工会举办插花艺术讲座与实践活动

下一条: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做客“思源”讲书堂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设计与制作:bat365旧网址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bat365旧网址中国有限公司    邮编710049